惠州市工商联(总商会)西子财富封面人物:姚锦光勤诚创富 善行立德 人物档案: 姚锦光,惠州市景富集团董事长、市政协常委、市工商联(总商会)常委、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、市道教协会副会长、市青年商会荣誉会长、市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、市职员者联合会名誉会长、“一窗灯火暖人心”分会名誉会长、市金钥匙义工协会会长、广东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副会长、广东狮子会惠民服务队队长、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荣誉主席。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、惠州市十大杰出青年、广东省“爱国拥军企业家”。 2014年5月22日上午,惠州市三环路繁华地段,投资2亿元、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,31层的单体楼盘“景富时代”举行隆重开工典礼。开工典礼上,惠州市景富集团董事长姚锦光表示,景富集团将秉承诚信、务实的一贯精神,以强烈的社会感,为惠州市建最好的房子、最美的社区而不懈努力! 在外人看来,景富集团的发展是一帆风顺、越做越强的,然而,当初姚氏兄弟创造了“白手起家”的奇迹,抒写了从穷小子到大老板的传奇故事。他们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和诚恳务实的待人处世方法,都是广大青年创业者学习的范本! 勤奋改变命运 没人与生俱来就会成功,姚锦光也是一样,他的人生,是经过历练和拼搏才实现事业的辉煌。 当年,姚家生活窘迫,家徒四壁。略有一些文化、在外参加过工作见过世面、在村里当过生产队长的姚父,不甘心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跟他守着贫穷度日,1985年10月,他毅然带领全家来到惠州市区尚未开发的河南岸镇,从此,拉开了一家在陌生城市生活的帷幕,这间平房,也成了姚锦光日后步上成功之路的第一个驿站。 贫穷,使姚锦光过早地离开了校园,没能完成小学学业就无奈地背负起生活的重担,他起早摸黑地苦干,到河边帮人挖沙子,到建筑工地打零工,一天最多能挣几元钱。他在狂风暴雨和严寒酷暑中艰难地成长,磨难也培养了他从不言败的坚强性格。 磨难与贫穷是一笔财富,它属于坚韧不拔、顽强拼搏的人。脚踏实地、吃苦耐劳、勤奋勇敢,是姚家人走出贫困的根本。 当生活略有起色并有些节余时,他们在河南岸新区摆起了第一家卖菜档口。母亲和上过小学二年级后就辍学的大妹看档。少年锦光和父亲负责采购和运输。为了买到便宜和种类齐全的蔬菜,父子俩每天清晨4、5点钟就要起床,骑单车到40多公里外的惠东县城去采购。正值长身体、需要足够睡眠的姚锦光强忍困倦,拖着单薄的身子跟随父亲每天往返近百公里的路途上奔波。早起时,冷风嗖嗖,寒意阵阵。可骑一会儿车,衣服里却冒汗。回来的路上,车上驮着一两百斤重的蔬菜,两脚累得打颤,双臂僵硬酸楚的不像是自己的。遇到上坡时,更是摇摇晃晃地费尽全身力气。炎炎烈日下、浑身湿透如同水洗一样。倘诺遇上大雨,无处躲藏,就像风雨中一叶孤独漂泊的小舟…… 姚锦光在狂风暴雨和严寒酷暑中艰难地成长,磨难也培养了他从不言败的坚强性格。后来一次他到北京,有位领导听说他的经历后,对周围的人说,做人就要像姚锦光这样永远向前、不怕摔跤的精神! 那时的河南岸到处荒草丛生,鱼塘遍布。从外地来了不少养鱼放鸭的人,姚家的独家生意出奇地火了起来,一家人干得也更有劲头了。两年后,颇有生意头脑的姚锦光,又带着仅读了小学三年级就辍学的弟弟开起了肉档,干起了城里人根本不屑于做的杀猪、卖肉的生意。 兄弟两人不在乎别人怎么看,坦坦荡荡地凭手艺、靠勤劳经营自己的生意。他们做生意本本分分,勤勤恳恳,为人忠厚老实、宽容待人,从不缺斤短两。每逢顾客付钱时,他们经常把零头免了。此举虽然少挣了一点钱,可赢得了更多的顾客。 诚实经营,热情待人,他们的生意很快就超过了之前的老档口。为了方便,姚锦光用木板在摊档处搭起了一个小木屋,地上也铺上了木板。兄弟俩终于从睡了两年的土地上搬到了地板上,这对他们已是不小的飞跃。当笔者采访姚锦光时,他一连几次感触颇深地说;“我整整睡了两年地上,睡了4年地板啊。” 勤奋、勤劳、勤恳、勤俭、使他们很快积攒下4000多元钱。当时,河南岸到处在建房,他们抓住机遇,又贷款4000多元钱买回一部手扶拖拉机。兄弟俩放下肉档,出现在各建筑工地上,干起新活计。他俩年龄最小,跟在别人后面找活做,拉沙石、泥砖、木板等建筑材料。只要有活做,他们随叫随到,从不叫苦喊累,常常顾不上喝水吃饭,很快得到了一些老板和包工头的赏识。 真正让他们后来居上的,是诚实的人品。诚信赢得了老板们的信赖,活计也源源不断地找上门来。不久,他们身后多了许多跟随者,后来竟然发展到几十部车听候两人的指派。他们的威信建立在明礼、诚信上、是脚踏实地做事、本本分分做人的良好品行产生的凝聚力。 诚信造就成功 在有了一定的积蓄之后,姚锦光征询了一些搞房地产生意朋友的意见,把眼光瞄上了城区治安、卫生管理。他的起步点选择了河南岸。1998年的河南岸地区,当时还没有完成从村名到城市居民的转变,“物业管理”还是一个闻所未闻的词儿。治安和卫生由居委会代管,经常收不到卫生费。当时,全国上下都在进行治理整顿,惠州市亦成立了“综合治理委员会”。在此严峻形势下,河南岸政府决心大力整治周边环境,却苦于缺乏人力物力。 得知河南岸镇政府计划整治辖内环境的信息后,姚锦光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主动找到政府有关部门,要求无条件地接手牛和地的治安和卫生管理工作,并以3年的管理期限签下协议。姚锦光接手后,首先从整治牛和地脏、乱、差的环境入手。他把自己仅剩的3万元钱,用在牛和地四周的围墙建造上,先圈起小区,装上铁闸门,建起保安亭,使小区治安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接下来,不把赚钱作为唯一目的的姚锦光,自己贴钱整治小区卫生。他每天和9个成员全班出动,把辖区内的陈年垃圾清理干净,小区没有排水设施,每逢下雨,雨水沉积,他就亲自出马到清污排污现场,凡事亲力亲为。为了彻底改变面貌,他还贷款10万元搞小区绿化,把巷道铺上水泥……在他的努力下,小区的卫生和治安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。 人心都是肉长的。姚锦光用真诚和行动感化了小区的居民,改变了过去收不到卫生费,部分居民辱骂收费员、甚至用尿泼收费员的现象,一些居民还主动上门交费。牛和地小区焕然一新的面貌,成为河南岸地区的综合治理示范单位,得到了省、市、区、领导的称赞。时任省公安厅长的陈绍基,在河南岸小区视察时,称赞该区域是治安建设的典型。 牛和地成了姚锦光事业起步的地方。 姚锦光的事业越做越大,管辖的小区越来越多,名气也从河南岸扩大到整个惠州地区。他先后接受了一些被公认的治安、卫生环境很差的老大难地区的物业管理,如脏乱差的黄田岗、曾有”死亡之路“之称的东内街、还有四通八达难于管理的刘屋山等等,结果他都是毫不犹豫地将它们一一拿下。这得益于他”用爱心演绎和谐,用服务缔造永恒“的经营宗旨。 景富物业有限公司从牛和地起步至今,其下已有6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,形成以物业管理为龙头,装饰公司、保洁公司、园林绿化公司、电梯工程公司、房产公司、文化传播公司并举的多元化发展格局,一个集团化的公司正在形成。公司下辖70多个管理处,几乎惠州的每个角落,都有“景富人”辛勤劳动的影子……近年来,景富以每年增加10个管理项目的数字递增。除此之外,景富还将业务辐射到广州、深圳、东莞等地。 致富不忘社会 景富物业公司在惠州同行业里,有许多独特之处,其中,是唯一成立职工工会组织的单位。更值得赞赏的,景富是行业内唯一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总支委员会的单位,而且连续三年被市委授予“基层先进党总支”。 姚锦光为什么会率先在企业里建立起党总支呢?在采访中得知,他认识到自己今天的成功,离不开党的各级政府的长期支持和认可。否则,靠自己孤身奋战是不可能取得如此成就的。姚锦光常说,景富能有今天,是感谢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,所以,我们一定要用共产党的先进思想来指导企业。 景富还成立有“青年志愿者服务队”,经常参加惠州市各种义务劳动。景富竭诚把一个个管理的小环境治理好,以出色的管理确保了一方平安,为整个惠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出了极大贡献。景富清洁,绿化,美化了其所管辖的区域,为惠州创建全国文明、卫生城市也同样做出了突出贡献。除此,十几年来景富先后安置了万余人就业,对社会的安定无疑又是一大贡献。 姚锦光将振兴惠州的教育事业作为重点扶持项目,先后资助了龙门、博罗、惠东等地100多个贫困生送上79万元爱心款,向众多学校赠送慰问品和助教助学金……从2001年至今,他先后为此捐款数百万元。 多年来,姚锦光积极支持惠州的知名网站“西子湖畔”公益小组,从成立到现在。从不间断,为惠州的公益事业出钱出力。他认为,是惠州这块热土给了他发展的机会,他一定会倾情回报。 “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。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。”姚锦光十余年来始终默默地为社会做好事、善事。他时时不忘家乡的乡亲父老,曾捐款20万元为家乡修桥、铺路。近年来,他先后几次捐款数十万救济遭受洪水灾害的乡亲;汶川、玉树和雅安地震,甘肃舟曲泥石流,每次灾难发生,她都积极带领员工为灾区捐款捐物…… 难能可贵的是,他不仅自己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,还带领一些团队共同去做。例如,他发起成立的惠州市金钥匙义工协会、广东狮子会惠民服务队等,组织更多的人投身社会公益事业。所有这些,他都当做一种事业来做。 姚锦光是惠州市政协委员。在任职期间,他坚持认真调查研究,针对提高市民文明素质、防治污染保护坏境,小区物业管理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,先后提交了《关于铺设盲道建设》、《全民参与积极行动,让“全国文明城市”长期在我市安家落户》、《关于绿色环保城市的建议》等多份提案。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只有追求是无限的。一直以来,在姚锦光心中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——自己的人生不能虚度!他长期坚持不懈的追求着,为了心中坚定的信念,也为了心中的片片忠诚。正是这种坚持和忠诚,才让景富事业不断迈进更美更强的新时代! 以上图文均摘自2014年8月·总第廿二期西子财富
文章分类:
新闻动态
|